怨偶古琴怎么弹 古怨 古琴

有玩家咨询在《怨偶》游戏中的遇到的弹琴关卡非常难,请问怎么过着一关,现在请看玩咖游戏小编带来的过关技巧吧。看完之后是不是觉得玩起来就简单了很多呢?

1652758365089_1755223821

1.玩家在《怨偶》的弹琴关卡中,可以在书架上找到如下文字。

1652758368914_1755223821

2.将台灯下的纸按照书上的提示进行连线,连好后会得到交点数字:321235523.

1652758369914_1755223821

3.返回点击琴进行弹奏。

1652758370943_1755223821

4.根据上面得到的数字弹奏即可,数字则代表的是从上数第几根弦,完成后即可成功通过弹琴关卡。

1652758371778_1755223821

我们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,虽然积累了丰富的音乐遗产,但是很少有当时的乐谱保留下来。特别是有确切年代和作者可查的古代乐谱,更是凤毛麟角,不可多得。因此姜夔的歌曲便显得格外珍贵,值得重视了。建国以来,音乐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杨荫浏、阴法鲁合著的《宋 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》。丘琼荪著的《白石道人歌曲通考》以及《古琴曲集》中查阜西演唱的《古怨》等,正是对它进行了初步研究的成果。这些初步成果,向我们提出了进一步探讨姜夔的音乐活动的任务。同时,由于这些难以辨认的古谱已经用现代谱式译了出来,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他的作品创造了条件。本文试图就这些方面作一初步探索

7c4cb70e962a084041b5d278aa5a04bd

点击聆听

02:44

古琴曲《古怨》查阜西先生弹唱

人们都知道姜夔是著名的诗、词兼音乐作家,也知道他在诗论方面有过贡献。可是关于他在音乐理论方面的成就却很少有人专门谈及。其实,他在这方面的修养也是非常渊博的。他掌握了不少音乐文献的知识,熟悉一般乐器的特点,能够结合音乐的具体情况总结出音乐的一般规律。比如他在《徵招》的小序中写道:“徵为去母调,如黄钟之徵以黄钟为母,不用黄钟乃谐。”又说:“黄钟徵虽不用母声,亦不可多用变徵蕤宾、变宫应钟声。若不用黄钟而用蕤宾、应钟,即是林钟宫矣。”作者以黄钟徵为例,说明了音阶中某些音对确定调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。他在《凄凉犯》小序中还写过:“凡曲言犯者,谓以宫犯商、商犯宫之类。如道调宫上字住,双调亦上字住,所住字同,故道调曲中犯双调。或双调曲中犯道调。”以及:“十二宫所住字各不同,不容相犯”等,这里他举例说明“犯”即转换调性和调式。并且总结出“犯”时需要“所住字同”,也就是利用共同的终止音来转调的道理。这些道理在今天看来,也许并不深奥,但是远在七八百年前,姜夔能根据民族音乐的特点,归纳出这些规律,却是值得称道的。特别是在目前我们掌握古代作曲理论不多的情况下,它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研究线索。

在音乐理论方面,姜夔还写过《大乐议》和《琴瑟考古图》等专门著作。可惜这些文献已经散佚,从《宋史·乐志》所引录的文字看来:前者是针对当时的宫廷音乐“大晟乐”所提出的批评和建议,文中论列了有关配器、配歌及历代乐制等问题;后者阐述了有关琴、瑟的转弦定调等问题。其中把琴分为“三准”的办法—即琴的第一徽至第四徽为“上准”,第四徽至第七徽为“中准”,第七徽以下为“下准”,至今仍为琴家所沿用。

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作曲家兼音乐理论家,姜夔也表现了对音乐遗产的珍视和热爱。在他的《醉吟商小品》前面,曾载着他采访此曲的经过:“石湖老人谓予云:‘琵琶有四曲,今不传矣。’……予每念之。辛亥之夏,予谒杨廷秀丈于金陵邸中,遇琵琶工解作《醉吟商》《胡渭州》,因求得品弦法,译成此谱。”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姜夔对行将失传的曲调深为关怀,因此能够念念不忘,遇有机会便把它整理、记谱、加工、填词,使得当时快要失传的曲调保留了下来。从它的《霓裳中序第一》的小序中还可以看到他对古谱的研究态度:“……又于乐工故书中得《商调霓裳曲》十八阕,皆虚谱无辞。按沈氏乐律:《霓裳》道调。此乃商调。乐天诗云:散序六阕。此特两阕。未知孰是?然音节闲雅,不类今曲。”可见他不只是记谱填词,而且根据传统文献和当时的音乐风格来作比较研究。值得注意的是姜夔的研究活动主要依靠了当时的专业艺人——“乐工”“琵琶工”。他不仅重视他们所掌握的音响资料,而且还注意到了他们所保留下来的乐谱。在封建时代,以文人的身份而能向乐工求教,应当说是难能可贵的。

姜夔不仅在研究活动中能够依靠乐工,而且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也是重视乐工的检验的。在他的作品《凄凉犯》前面就写着:“以此曲示国工田正德,使以哑觱栗吹之,其韵极美。”另一首作品前面也写着:“使工妓肄习之,音节谐婉。乃名之曰《暗香》《疏影》。”看来,姜夔是认真地从乐工那里吸取营养,能够在艺术实践中与乐工取得密切联系的。他的诗句“自作新词韵最娇,小红低唱我吹箫”也反映了这种情况。

在他的朋友之中,也有不少是具有音乐修养,能够对他的作品共同斟酌、互相切磋的。其中有一个能歌善唱的俞商卿,便经常吟唱他的新作。“予每自度曲,吹洞箫,商卿辄歌而和之。”(《角招》序)诗人范成大除了提醒他注意将失传的曲调之外,也曾“授简索句,且征新声,促成了他创作《暗香》《疏影》等作品。他离开武昌十年之久,还有朋友告诉他:当地的“小姬”仍在演唱他的旧作。为此,他还特地创作了《翠楼吟》来纪念这件事。可见在他的音乐生活中,是联系了一些知音好友,经常关心他的音乐创作,使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,不同于一些纸上谈兵的文人作品。

他对作品的要求是严格的,在创作态度上是严肃刻苦的,在《满江红》的创作过程中,曾经为了寻求“协律”的“平韵”而“文不能成”。但是他并不因为从事格律的探索而忽视内容表现的要求。关于他在创作方面的看法,可以举他写在《长亭怨慢》小序中的一段话:“予颇喜自制曲,初率意为长短句,然后协以律,故前后阕多不同。”可见他虽然精通格律,可是为了表现的方便,却更加喜爱比较自由地创作,常是首先率意写词然后配曲,因此他的作品前后两段在形式上常是不一样的。这种从内容表现出发的创作方法当然应该予以肯定。这与他在诗论中所主张的精神是有共通之处的。

姜夔的音乐作品中包括了咏物、感事、抒情、写景、惜别、怀旧等题材。虽然主要是发抒个人的感受,却也反映了作者的生活实际,表现了当时的生活情景,刻画了作者的精神面貌。有些作品还渗透着人民共同的愿望,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。虽然由于作者的生活和气质所限,这种思想倾向常常不够鲜明;艺术风格也嫌过于婉约含蓄,缺乏鼓舞斗志的气魄,可是由于他既懂诗词又懂音乐;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创作实践;既能填词作曲又能弹琴吹箫;具备多方面的修养,因此他在音乐艺术上的成就,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。

下面试以他的作品《古怨》为例,作一初步探讨。

《古怨》是收在《白石道人歌曲》中唯一的一首琴歌,也是现存三百多首琴歌中最早的一首。作者在此歌的小序中虽然介绍说是为了尝试唐代的一种定弦法“侧商调”而作,但是作品的史料价值和它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却远不止此。它的译谱,以查阜西先生结合了演唱实践所整理的一种更为完善。全曲简短精练,为了下文分析的方便,兹引录于下:

谱例1 古怨(译谱)

据查阜西演唱

0b7b02087bf40ad14caf432203b0e0d7abeccec9
7e3e6709c93d70cf1df7cd59ae402008bba12bfd

从歌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忍辱偏安的南宋政权下,为了表现国破家亡的苦闷心情,在作品中采用了几个形象化的比喻:首先通过漂泊在日暮途穷、四顾茫茫中的小船,写出了瞻前顾后无处归宿的彷徨心绪。接着借用金谷园的典故(金谷园是晋代石崇的庄园,歌妓绿珠宁死不向权贵孙某屈服。就是在此园中堕楼自尽的)。作者以古喻今,顾影自怜,表达出对春天的怀念和“铜驼荆棘”的感慨。最后点出全曲的主题,无穷的怨恨都是由于山河大地的满目疮痍。作者不能忘怀于祖国的北方(歌词中汾水在今山西境内)向往着凌空而去的秋雁。全曲在惆怅压抑的气氛中提出了痛心的质问,引起人们的深思。

全曲的开始,音乐以平稳的同音重复烘托出这种日暮黄昏、烟雾茫茫的寂静的境界。随着画面的展开,逐步勾勒出漂泊无依的小船和惶惶无主的心情。词句节奏变二三为三二,音乐上也初步呈现了一些起伏。但是仍然保持着工整的对偶乐句,暂时维持着平静的局面。接着,为了进一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,音乐和词句都改用了不对称的长短句;同时曲调向下延伸,突破了前四句的进行方式。这样,把乐思引入了“屡回顾”的意境之中,形成第一段的重心。

为了给人以沉思默想,追前怀后的机会,这时使用了一段缥缈的泛音过门。曲调大体上重复着前段的歌声,只在结尾处稍加变化,构成了两个不同境界间的桥梁。

思考的结果,进一步得出世事变幻无常的结论。于是音乐利用过门尾句中新出现的音型,重复展开,造成了转调(按姜夔的理论,应当说是侧商调中犯黄钟宫)的感觉,从而衬托出变幻莫测的气氛。同时,又以新的变音和半音进行,为曲调增加了哀叹婉惜、无可奈何的情绪。接着,利用前段末句出现的格式,构成对偶句,使音乐恢复正常状态。当痛心地质问“岂不犹有春兮?”时,曲调委婉,暂时出现了转折。之后,再一次重复前面的句法,结束了第二段。一、二两段结尾的句式相同,使得它们能够遥相呼应,取得统一的效果。不过,第二段的情绪已更加发展,因此乐句结束在高八度的主音上。

由于曲情更加紧凑,不再需要冗长的过门,于是很快进入了歌曲的第三段。根据歌词内容,本段是全曲的重心,在音乐上也必须造成高潮。因此这一段基本上突破了前面惯用的句式,在曲调中呈现了更大的起伏,有着更为鲜明的对比变化。开始所用的节奏已经比较紧凑,显示出内在的激动情绪。到了“满目江山兮泪沾屦”的乐句,以“下如坠”的音调,缠绵悱恻地倾诉出无比沉痛的情怀。接着一连串的同音反复,平静而舒缓,有如意味深长的叹息,对比出“上如抗”的最后一句:“惟秋雁飞去”。在一个不寻常的九度跳跃之后,又意外地来了个八度跳跃。满腔的怨气冲破了重重的压抑。曲终掀起的波澜,取得了画龙点睛的效果。

全曲从平静的开始,逐步发展到波折横生的结尾。环环相扣、步步加深,以紧凑精炼的章法和朴素深刻的曲调,成功地抒发了怅惋愁闷的心情,透露出展翅高翔的愿望。音乐与歌间紧密配合,达到了完满无间的程度。

《古怨》虽然在使用形象比喻方面有些隐晦曲折,整个情调也嫌过于哀婉压抑,但是它的艺术处理却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。作者精心地安排了一个又一个耐人寻味的诗意境界,含而不露地衬托出全曲的主旨。成功地运用了他那“一篇全在尾句”“篇终出人意表”的艺术手法。给予我们美好而隽永的艺术享受。

《古怨》只是姜夔所留下的十多首艺术歌曲之一,全面地、深入地研究姜夔所有的作品,一定会为我们的音乐创作提供更为丰富的经验。

注:原词译为现代语是:

暮色吞没了群山,烟雾锁起了两岸。

四顾茫茫啊!去何处停泊小船?

向前,已赶不及;往后,又到哪边?

踌躇再三。

世事变幻不一,转瞬翻云覆雨。

金谷园中鲜花,凋谢了,横遭丢弃。

可怜佳人薄命,到头来,谁可相依?

春天还会再来吗?可叹我鬓发将白,

年华永去。

恨无穷,欢乐苦短,声音咽,琴弦欲断。

触目江山变色,不禁珠泪涟涟。

你可曾见,祖国的汾水上空,

年年只有,飞去的秋雁。

姜夔的音乐见解及其琴曲《古怨》——许健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大白鲨游戏网 » 怨偶古琴怎么弹 古怨 古琴